□晨報記者 楊育才
  一塊棕色的軟陶,在扎西平措的手中揉捏著,很快就呈現出一匹馬的雛形。在中職學校里學習電腦設計的扎西平措,用手中的軟陶吸引了一大群觀眾。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天里,上海圖書館西區二樓的展廳里,數百匹不同材料、不同工藝、不同姿態的“工藝馬”,向人們展示著上海中職學生不為人知的多才多藝。
  近日,上海中職首批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正式揭曉。今天的中職生,不再是整天觸摸冰冷的車床和零件,音樂、舞蹈、美術、手工和茶藝等傳統文化,在他們身上正得到越來越多的發揚和傳承。
  傳統文化在中職校園的傳承,正如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陸靖所言,不僅讓人們看到中職生的手巧,更看到了他們的心靈;這些作品讓我們相信,接受職業教育的孩子們也有出彩的機會;因為這些作品讓人看到,我們的世界會更精彩,生活會更美好。
  “百駿”展現中職生風采
  20歲的扎西平措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紅色、藍色和棕色的軟陶,還有20多個色彩鮮艷的軟陶馬。扎西平措是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四年級的學生,專業是電腦設計。二年級的時候,扎西平措喜歡上了軟陶,正好學校里也有軟陶興趣小組,他就報了名。
  扎西用手語告訴記者,他打算明年參加高考,將來畢業後回拉薩開一間創意工作室,無論電腦還是軟陶都用得上。像扎西平措這樣喜歡傳統工藝的中職學生還有很多。在上圖西區的二樓展廳,展示著數百匹不同工藝、形態各異的“馬”,有草編的,有陶瓷的,有金屬的,還有剪紙的等等,它們部分出自中職教師之手,部分則來自中職學生們的巧手。
  來自上海商貿旅游學校的幾個學生,還在現場為觀眾們設計製作“鐵絲馬”,甚至還教觀眾不同的折法。孩子們在觀察馬的過程中,把對美的天性也發掘出來。承辦《百駿百藝》展覽的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副校長薛志雄說,“這些駿馬,不僅展現了中職師生的精湛手藝,還寓意著中職教育像駿馬一樣騰飛的美好希望。”
  國家級大師進校帶“學徒”
  《百駿百藝》展現出來的中職生風采,與他們在學校里學習傳統文化密不可分。上海部分中職學校,已在探索用“現代學徒制”的模式培養傳統文化和工藝的傳承者。
  “絨繡社裡掛出來的每一幅圖都活靈活現。陳水琴老師繡出來的山水、人物以及實物都像要從畫面中跳出來一樣,這種效果是我學習的目標。”上海工藝美術學校產品班學生張麗娜說。
  陳水琴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,師從蘇繡名家顧文霞,專攻動物題材。她在繡技上發展了雙面繡、雙面異色繡技法,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館珍藏。2011年年底,她受邀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開始設大師工作室收徒傳藝。
  目前,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已經邀請4位國家級大師、4位省市級大師進校建立民間特藝工作室,涵蓋玉雕、牙雕、刺繡、雕版、絨繡、銀飾、硯刻等多個工藝美術特色品種。
  這些工作室招收熱愛手工藝的中職學生,在8節課之後開展第二課堂,一周2次課。老師們以“帶學徒”的方式進行教學,部分優秀的畢業生還可以留校進行1-2年的“高職後”學習。
  薛志雄副校長說,中職學生特別是中高職貫通3+2的學生,有五年時間在工藝美校和工藝美院學習,他們大都富有創造和設計的熱情,原創社團和大師工作室讓他們在課餘時間學習設計,創造作品,並能獲得一技之長;也成為弘揚手工藝文化、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的平臺。
  五個中職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各具特色
  近日,上海首次評選出了五個中職校“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”,這些基地均融入了學校各自的專業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。
  五個中職校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分別是:
  ●上音附屬中專學校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教育基地;
  ●上海商貿旅游學校博雅茶韻傳承教育基地;
  ●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戲曲表演藝術傳承教育基地;
  ●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工藝美術傳承教育基地;
  ●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中國舞傳承教育基地。  (原標題:傳統文化進校讓中職生也有出彩機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23fiwfz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